当前位置:首页>石林风景名胜区助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集全民之智、举全县之力“创卫”之三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12

  成效显著  
  六年多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省、市爱卫会、创卫办的大力支持与精心指导下,石林县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着力整改提升,务求创卫实效。2001年、2006年,石林县城分别被云南省爱卫会命名为 “云南省灭鼠先进县城”和“云南省灭蟑先进县城”;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三次通过了云南省甲级卫生县城的考核验收。2007年9月4日,石林县城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天道酬勤,石林人的辛勤汗水最终得到丰硕回报。创卫工作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石林县,使这座彝乡小城在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一、爱卫组织机构健全,爱卫管理科学规范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制定了爱国卫生运动长远规划,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切实加强各级爱国卫生组织建设,成立了级别为正科级的独立的县爱卫办,编制为7人,经费单列,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爱国卫生经费均能满足工作需要。县爱卫办每年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分解落实政府目标考核任务,广泛开展爱卫活动和创卫活动,定期进行部署、检查、评比、考核和总结。各乡镇、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建立了爱卫机构。全县共建立爱卫会10个、爱卫领导小组98个,均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县级、乡镇、社区(单位)、镇辖村四级爱卫组织网络体系,爱国卫生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二、健康教育有力推进,健康意识显著增强  
  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以乡镇、社区为依托,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有力推进健康教育。按照《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石林彝族自治县2005--2010年健康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每年都与乡镇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健康教育业务指导中心、以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为骨干、以基层单位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组织,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达97.21%。  
  深入开展城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调整、充实城区健康教育人员、设备及经费,积极推进全县“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活动的开展,建立了两个农村健康教育示范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召开健康教育专题会议3次,发放各种宣传单6万多份,印发《健康教育知识读本》4万多册。  
  各中小学切实做到健康教育教材、教师、课时、经费、考核“五个落实”,开课率达100%。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知识讲座、黑板报、校园广播、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开展富有特色的以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月和咨询周活动。中学生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6.67%,健康行为养成率达96.51%;小学生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9.2%,健康行为养成率达96.48%。  
  各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区都设有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医务人员坚持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处方,开展病人及其家属座谈会,在门诊部设置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健康知识等,住院病人及其陪护家属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3.3 %。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每天滚动播出健康教育知识标语数十次;开办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专栏——《关注石林》,今年预计播出28期;制作播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宣传标语,预计到12月底共播放宣传标语300条次;播放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节目32部。按照《昆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公共场所均设置禁烟标志,确保县城内无烟草广告。由于健康教育宣传到位,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6.5 %,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92 %,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健康行为形成率逐步提高。  
  三、环境卫生整改到位,市容市貌大为改观  
  环境卫生,是一座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了石林县城市总体规划,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城镇建设管理规定》、《石林彝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区内居民自建住宅及其它建筑物管理规定》、《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市管理办法》、《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石林县城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管理规定(试行)》、《石林彝族自治县城市绿地、树木认建认养管理规定(试行)》、《石林彝族自治县“绿色图章”管理制度》、《石林彝族自治县巴江公园管理规定》等,对照《国家卫生镇(县城)标准》,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和提升,市容市貌大为改观,人居环境更加优化。  
  近几年来,投入4.4亿元完成了“九石阿”(九乡、石林至阿庐古洞)旅游专线县境内76公里工程建设;投入5.8亿元对城区至石林、鹿阜镇至平田村等8条公路的新建、改造、扩建工程。南昆铁路、昆石高速公路、昆河公路、西石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从石林县穿境而过,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2005年以来,投入3000万元,新建、改造道路11条,共6800米,改造面积10.99万平方米。目前县城市政道路54条,总里程24.07公里,道路硬化 22.99公里,硬化率达95.5 %。街道路面平整,设施完好率≥98%。城市道路中的52条已安装下水管道,安装下水管道网覆盖率达95%。投入170多万元设置城市、地名、街道和交通标志牌。实行县城特色化改造,建筑风貌特色鲜明。投入7000多万元新建了双龙、阿诗玛等11个文化广场和生态园。积极推行灯光亮化工程,县城安装路灯888组,亮灯率达98%。2004年以来新增绿地面积130.9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37.57%。 
  今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对大兴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治,对双龙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新建公厕8座,星级厕所3座,拆除并在原基础上重建公厕2座,改造公厕2座,水冲率达100%。城区设置封闭式垃圾箱9个,垃圾桶484只,垃圾箱(桶)点137个,果皮箱200个,沿街摆放袋装垃圾收集桶1000只。积极开展清理巴江行动,实行专人负责打捞,每天打捞一次巴江河面漂浮物。共出动人员600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400余处,清运垃圾1000余吨。全面推行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袋装垃圾收集率达100%。对城区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实行全天候24小时有效监察执法管理。城市道路总面积63.5万平方米,日清扫道路面积63.5万平方米,清扫率达100%。垃圾日清运量80吨,清运率达100%。采用卫生填埋技术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年产粪便总量5400吨,年粪便无害化处理量5400吨,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签约率达80%以上。对所有占道经营和户外广告进行了全面清理,清除小广告15100余张,取缔占道经营4400余起。加大流浪犬整治力度,捕捉处理流浪犬400多只。  
  四、环境保护扎实有效,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作为重要内容列入《石林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石林彝族自治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石林彝族自治县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石林彝族自治县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了“环境规划”,把环保指标按职能分解到相关部门,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工作高效,多年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故。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投资5800多万元对巴江进行有效治理;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日处理达100吨的垃圾处理厂;投资3300多万元,采用BOT运作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新建日处理达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投资建设了“噪声达标区”、“烟尘控制区”、四家医院的四个污水处理站。  
  多年来,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全县环境质量得到稳步改善:县城建成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年平均值连续三年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连续三年低于0.06毫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连续三年100%达标,境内河流水质保持在Ⅱ至III类水体间;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暂未划定水环境功能区的,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为52.8分贝、夜间为43.5分贝,优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交通主干线两侧噪声昼间为66.9分贝、夜间为54.1分贝,优于国家城市环境噪声4类标准。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一般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落实了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并建立了医疗废弃物处置记录台帐。  
  五、综合防制规范有序,病媒控制成效显著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没有放松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委办副主任、政府办副主任、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各部委办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病媒生物防制组织网络,制定了《石林彝族自治县除“四害”工作管理办法》、《石林彝族自治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除“四害”工作方案》,按照“建立组织、制定规划、科学创卫、抓实培训、落实责任、积极整治、强化督查”的工作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制,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年来县爱卫办出动人员1000人次,对修理厂的废旧轮胎、污水沟等蚊虫孳生区域进行消杀、搬迁,对6家修理厂进行停业整顿;对全县各小区的景观喷泉、鱼塘(池)、阴沟、地下水池等进行换水、清理、消杀;对306家餐馆、酒店等蚊虫、蝇孳生地进行清理、消杀、整改;对蚊虫孳生严重的巴江河进行了清淤、绿化美化。组织消杀防制组的全体人员,对县城范围内的医院、学校、酒店、餐馆、食品加工等306家企事业单位和127家居民小区进行了检查评比和整改。  
  三年来共有127185人次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出动车辆3767辆次,清除卫生死角264588处,清除垃圾15103吨,清理污水沟116521.4米;清除违章占道4600处,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25968张;井水消毒2723口,改厕4075处;投放灭鼠毒饵33179.3千克,灭蟑药16271支,灭蝇、蚊药4817.4千克;抽查单位718个,查处不合格单位27个,销毁不合格食品61千克。  
  通过积极防控,我县城区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得到了整治,防鼠、防蝇设施合格率分别达到97.2%和98.84%,病媒生物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2006年被云南省爱卫会命名为 “云南省灭鼠先进县城”和“云南省灭蟑先进县城”。  
  六、卫生监督举措有力,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卫生监督工作,把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法规,以石林景区、县城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为突破口,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全面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对332家小餐馆进行全面整治,其中:11家餐饮单位被停业处理,31家餐饮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对369家副食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检查;对50家食品加工单位进行了停业整顿处理。城区所有学校按标准设置了医务室,配备了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所有饮食行业和公共场所均配备了电子消毒柜。设置自来水末梢水监测点5个,定期对自来水末梢水进行抽样监测。县人民政府出台了《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县城“五小”行业卫生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县卫生局发放“五小”行业知识应知应会宣传资料5100余份,224家“五小”行业经营户按要求积极开展硬件改造。制订了《石林彝族自治县网吧卫生要求》,对网吧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积极整治,我县卫生状况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有效卫生许可证持有率100%,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五病”从业人员调离率100%。城区自来水末梢水混浊度、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等四项指标监测合格率均达98%以上。城区高位水箱614项次的水质抽样监测,项次合格率达97.24%。监测各类公共场所105项次,合格103项次,合格率达98%。  
  七、疾病防控科学有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传染病防治纳入 “十一五”规划,紧紧抓住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良好机遇,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完善了 “县—乡(镇)—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健全了覆盖城乡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处置和指挥能力;建立了稳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  
  县人民医院专门开设了有20张病床的感染科,切实加强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自2005年以来,我县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医院内感染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疫苗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人测温、专人领苗、专人分发保管”四专要求,严格把好接种前体检关、登记关、疫苗接种关“三个关口”。按要求坚持开设计免门诊,实行传染病24小时疫情值班及报告工作制度。托幼机构、学校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报告疫情,未发生瞒报、漏报现象。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工作,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4%以上;免疫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100%。 
  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工作小组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图片等形式进行广泛的防艾宣传,今年以来共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20000余份;县妇联对县、乡镇、村社三级基层妇女骨干进行了防艾知识培训,项目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八、社区卫生呈现新貌,文明素养有效提升  
  社区卫生工作,是创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城区设立了2个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管理制度,针对社区卫生中的薄弱环节,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整改。社区道路均修筑成水泥路面,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对社区37条街巷进行卫生清理,清扫面积41721.3平方米。不断加强社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平安社区”、“卫生先进单位(社区)”、“绿色小区”等评比活动,深入推进社区爱国卫生工作。“门前三包”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社区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卫生意识,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使社区呈现出一派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九、村民创卫积极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县委、县人民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创卫工作为契机,以农村道路硬化和改水改厕为切入点,以增强村民健康意识、培养文明习惯为落脚点,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切实加强对镇辖村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卫工作的领导,把镇辖村卫生工作作为细胞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促使爱国卫生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由“要我做”向“我要做”,“政府推动型”向“社会主动型”转变。  
  近几年来,累计投入4千多万元,对黑古塘至结胜、三家村至中龙等184条431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改造、扩建;分别投资123万元和215.4万元实施农村改水和改厕工程。鹿阜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建标准化卫生室11个,均按要求配置医疗用房、设备设施和专业人员;建成四个省级卫生村,占镇辖村总数的33.3%;建标准化卫生厕所10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以上;村庄主要道路硬化率达85%。在今年上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中,鹿阜镇参加人数共计1万余人次,出动车辆200余台次,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1000吨,清除卫生死角200处。杜绝了家禽牲畜的放养现象,圈养得到有效落实。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农户居室内外整洁卫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十、卫生投诉认真办理,卫生状况群众满意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卫生投诉的信息吸纳和办理工作,把卫生投诉作为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的重要信息通道,把办理卫生投诉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城区共设立群众卫生投诉箱13个,投诉电话2部。三年来共接到卫生投诉69件(2005年有24件,2006年有27件,2007年有18件),办理69件,办理率达100%。随机调查测评显示,群众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逐步提高:2005年为87.80%,2007年为91.5%。 
   
   

滇ICP备18001383号-1 网络实名:中国 石林 版权所有:云南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盛威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