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2-10-12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法宝。党成立一百周年所积累的十条历史经验中,坚持理论创新排在第三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如何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钟君。
1.理论的实质就是哲学。我们党通常提到的“理论”,特指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湖南日报:院长好!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历来都重视理论建设。请问,通常意义的理论,应该怎样来定义?理论的本质是什么?
钟君:何为理论?我个人理解,广义地说,理论的实质就是哲学,是哲学在各个具体实践领域的具象化表达,比如有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文化理论、科技理论等。我们党通常提到的“理论”特指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一提到理论,有人就会觉得理论苍白无力,空泛而且无用。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理论尽管是哲学的具象化表达,但也是抽象的理性认识,自然是“苍白”的,但绝不是无用的。哲学作为理论的本质和内核,英文为“Philosophy”,最早源于古希腊,语义就是“爱智慧”。作为爱智之学的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故事或许能说明这个问题。相传,泰勒斯边走边思考,不慎跌倒在一个坑里,旁边仆人嘲笑哲学家只知道天上的事而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然而,泰勒斯却通过夜观天象,预测来年橄榄将获丰收,并事先租赁了当地全部的榨油坊。果然,第二年橄榄丰收让他发了财。泰勒斯用行动证明,哲学家如果想发财很容易。后来,有哲学家评价泰勒斯的故事时说:学哲学的人可能会掉进坑内,但不学哲学的人本来就在坑内,从来没有出来过、也从来不知道还要出来。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就是理论的本质所在。当然,相对于哲学给人的抽象感,理论则是抽象和具象的统一,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系统性理解和论述,是哲学的具体化呈现和在实践领域的具象化表达。有了彻底的理论引导,人们的行动才有明确方向。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根本的普遍规律,就是指导我们实践和事业发展的彻底的科学理论。
2.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批判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性。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
湖南日报: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强调理论创新。为什么要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钟君:一种理论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理论作为理性认识,来自实践,实践的变化决定着理论必须进行创新,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理论创新有其根本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独具的唯物性和历史性的本体论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批判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敢于突破旧的思想框框,善于与时俱进地根据时代主题和实践内容的变化进行创新。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的批判精神,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然性。这种批判是一种科学精神和辩证眼光,是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批判世界与自我批判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也由此成为一种彻底的科学理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经”,必然具备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坚持扎根“生活实践”,不脱离“历史实践”和“现实世界”,根据时代主题、历史方位和人民利益的发展变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历史。
3.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湖南日报:在党的几个历史关键时期,党的领袖往往以创新理论引领党走出新路、开辟新境。请您简单为我们作一个回顾。
钟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其思想法宝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守正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理论创新的根本方式就是“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湖南日报:坚持理论创新要坚持推进“两个结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结合”与理论创新的关系?
钟君:理论创新的根本方式就是“结合”。实践的客观性、历史的承续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但其创新的方式绝不是割断历史、否定历史的“独断式”创新,而只能是“综合式”创新,只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其创新的基本形式必然是“结合”。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批判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可能采取割断历史、片面否定的极端形式,其理论形态不能采取“片面的深刻性”。“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DN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离开了中国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就失去了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与理论的内在“紧张”又不允许理论停滞不前,对新的实践问题和时代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只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进行。离开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就失去了现实基础。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把党的理论创新的“道统”守正了、创新了、发展了、集大成了、致高远了,而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守正了、创新了、发展了、集大成了、致高远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5.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两个结合”的方法论需要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三个方面来把握
湖南日报:请您谈一下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两个结合”应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
钟君:坚持理论创新,推进“两个结合”,是具有方法论要求的,这种要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具体来说,这种“结合”的方法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其一,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既有一脉相承的内核及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应变及创新,传递着不断变化着的时代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首先是因为始终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维护有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从未发生过明显的、根本性的断裂,表现出了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脉搏,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深刻体现了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方法论要求,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
其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这既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又是历史观和实践论的统一。解放思想的侧重点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主体性和认识论的中国化概括,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革命性本质。实事求是的侧重点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化概括。这种统一不仅仅体现在逻辑上,更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可以说,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的思维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深刻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方法论要求,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三,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理论创新不但要满足当下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还应具有超前性,通过揭示现实自身的规律和逻辑,超越现实,满足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未来实践的需要。理论要实现这种更加高级的创新,就要尊重价值原则,充分体现历史主动性,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结合,把实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结合。历史主动性和历史必然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结合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指向未来的创新之路。对历史必然性的坚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规律性和科学性的保证,确保了理论创新的真理性。同时,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能够根据未来的实践和利益,为理论创新提供无限的空间和无穷的动力,引导理论创新不断向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强调“两个结合”,深刻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的方法论要求,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基于历史时代、确立历史方位,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科学理论
湖南日报: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应该放到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去考量?我们可以从哪些维度来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
钟君:学习、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基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刻体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的重大变化。
从历史纵向来看,百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开创了一条复兴之路,这条复兴之路是由前后相继的革命之路、建设之路、改革之路、强国之路所贯通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标志,目前我们正行进在强国之路上。从当前局势而言,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西强我弱’是存量、是历史,‘东升西降’是增量、是未来”成为国际力量对比大趋势。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三是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与这一形势相呼应,我们党创造了三大成果: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了“两个确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论断;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作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也要基于这一历史背景与时代背景。在历史纵向上,我们经历了革命年代、建设年代、改革年代的洗礼,现在正迈向强国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强国之路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设计师。有人说毛主席是革命领袖,邓小平是改革领袖,现在大家越来越由衷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强国领袖”。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相对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科学理论。
7.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学懂弄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金钥匙”
湖南日报:理论一经为群众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当前,全国正在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热潮,我们应该怎样推进和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进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钟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一部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权威著作,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现了党和国家直面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进行的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这一时代背景、这一实践成就的思想精华,是记录历史巨变、展示伟大成就的最新教材,是奋进强国之路、实现伟大复兴的最新教材,是应对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发展、为人类谋进步的最新教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集大成和精华版。同时,也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的“开篇之作”,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
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学懂弄通第四卷的“金钥匙”。概括性来说,世界观,从本体论上看,关乎“国之大者”;从认识论上看,要求实干兴邦;从价值论上看,凸显人民至上;从历史观上看,立足两个大局等。根本的方法论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其中又包括守正创新、实事求是、历史主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世界视野等具体方法。学习好领袖著作,归根结底就是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彻底的理论,要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总书记高举旗帜、坚持真理的坚定理论自信,感受到总书记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高度理论自觉,感受到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引领时代潮流的强大理论勇气,感受到总书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的高超理论思维,感受到总书记带领人民进行的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极具开拓性的非凡理论创新。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其一,做好顶层设计。既要严守政治规矩,坚决防止导向错误,又要防止“上下一般粗”,要生产出有底气、内容红、不戏说的理论产品。理论产品既要有底气,也要接地气;既要内容红,也要形式潮;既要不戏说,也要不枯燥。其二,确立宣传新理念。实现“从上往下讲”到“从下往上讲”、“从大往小讲”到“从小往大讲”的转变;实现“宣传灌输”与“传播推广”并重,既要做到“要你看”,又要实现“我要看”;树立“系统思维”,注重创意策划、深度转化、多样态呈现、网络推广等。其三,打造宣传新模式。善讲故事,创新讲述方式,寓理于事,说事论理;善接地气,创新话语表达,下功夫把理论语言“翻译”转化为新时代的话、鲜活的话、言简意赅的话、容易记得住的话,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善于呈现,创新传播形式,对理论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呈现;善于推广,创新传播渠道,多渠道进行理论传播,全方位覆盖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