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阿诗玛
作者:佚名 来源:石林旅游网 发布时间:2008-11-03
世界上的民族,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历史或叙事诗,各族的人民,借着这样一些诗歌,歌颂自己英雄祖先赫赫的功业,叙述一些流传中的人物和故事,从这些诗篇里可以听到,可以看到他们的希望和意志、喜爱和憎恨。
《阿诗玛》就是撒尼人民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它流水似的在人民的口头上一代一代的流传着,它是一支永远也唱不够的歌。撒尼人民把它当作一件祖传的宝贝,他们歌唱它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光荣和骄傲。
这部叙事诗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阿诗玛和阿黑。他们是兄妹,他们也是撒尼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它们壮严而又美丽地站立在我们的眼前。
撒尼人民之所以这样喜爱、宝贵这兄妹二人,我们之所以这样被人物的形象所打动、吸引,我想主要是由于作为阿诗玛和阿黑的灵魂的、贯穿在他们每一个行动里的那强烈的人民性。撒尼人民塑造了这样两个人物,并非无所谓的随便使用他们来娱乐自己,不,这是有着深刻的生活意义的。《阿诗玛》虽然不是一首英雄史诗,然而实质上,它却有着相同性质和意义。这两个人物,撒尼人民是把们作为很亲切、很崇敬的英雄人物来歌颂的。他们那么热烈的以全部心灵和力量歌颂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明显地、集中地表现了整个撒尼人民的高尚品质。他们爱劳动、爱自由,他们勇敢、正直,他们朴实、柔顺,然而在反抗压迫者的时候却铁人一般坚强!撒尼人民歌颂了阿诗玛和阿黑,实际上也就是歌颂了自己。
阿诗玛和阿黑,是撒尼人民的英雄人物,可是他们并不是站在人民之上,而是生活在他们之中的。“林中的花”是开在泥土里的,人民的英雄,是和人民共同呼吸的。阿诗玛和阿黑,是穷苦、善良的劳动人民,是撒尼人中千千万万同样命运的人们中的两个。
这部长诗的第二章,就开始给这两个可爱的主人公布置一个家。人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那三块无人盘的地,三所无人烟的房子, 三塘没人吃过的又清又亮的塘水和那三丛没人绕过的树就在亲切地诱引着我们了。已经把它们未来的主人—— “相好的人” 的为人和人民对他们
的爱清楚地表现出来了。格路日明是劳动人民, 他们是贤夫妇:
“院子里的树长得香悠悠,
生下姑娘如桂花。
院子里的树长得直挺挺,
生下的儿子像青松。”
撒尼的人民,带着浓厚的情感,细腻深刻地一唱三叹地刻画了阿诗玛和阿黑。每一个句子都是优美的,都是从灵感的源泉里涌出来的清流,我们带着大的喜悦和吉庆的心情听着我们女主角阿诗玛坠地呱呱的声音,我们看着她日夜成长,我们伴着她到山野里去割草、放羊,她的手巧, 绣出的花“比山茶还鲜艳 ”,织出来的布匹,“像尖刀草一样宽”; 她长得美丽,像最美丽的山茶花, 她的歌声最响亮,每一个青年都为这迷人的声音所打动。撒尼人民把她塑造成为一个最心爱最 %@E%L6%;0??的形象,为了形容她不惜用了那么多的美丽宝贵字眼,她像晴空的满月那么光辉。她有着动人的外貌,有着爱劳动、爱自由、爱穷苦伙伴的美德,有着灵巧的一双手和响亮的歌喉,更有着优美的内心和性格以及对于生活爱情的高尚理想的追求……
同样,关于阿黑,从歌颂描绘他的诗句中,我们也明显地看到了一个突出的性格 :他勤劳,然而生活得快乐,他勇敢,然而 富有智慧,这样一个 “断得弯不得 ” 的性格,正是劳动人民性格的典型化。
这部叙事长诗里的这两个主要人物对我们有着这么大的魅力,当然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深刻的人民性,可是,如果始终到底像诗的二三章那样仅只是作一些静的描写 ( 虽然这些段里也是 十分动人的 ) 是不会得到现在这样大的效果的。撒尼人民在这部长诗中,主要地是把他们所最心爱的人物放到了对敌人斗争的场合上去,发展了这两个性格,同时突出了它们,最后是光辉地完成了它们。这样,把典型性格放到典型环境里去,阿诗玛和阿黑才能真正成为撒尼人民的代表。人民深切地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因为他们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撒尼人的命运。这样,这一场斗争也就不仅是阿诗玛一家和热布巴拉一家的斗争了。这是劳动人民为了自由、幸福、爱情向封建压迫的地主豪强所作的伟大斗争。如此了解,才可以认清这部长诗的真正的意义,因而读它的时候,觉得它既庄严又美丽。
作为对敌的反动势力的代表人物,长诗里写出了热布巴拉和他的儿子阿支以及媒人海热等。他们不劳动,靠着剥削,牛羊满山,金银成堆,对于他们,长诗里虽然充溢着愤恨和卑视的情感,用了许多字句描写了他们的愚蠢、卑劣、怯懦,但并没有过低地描写他们的恶势力,只有适当地描写出这个压在人民头上的封建势力,才能够充分地表现出和它斗争的时候正面人物的那英雄气概,不可战胜的意志、力量和正义性。 在长诗的第四章里,阿诗玛虽然也说过 :“爱劳动的人我才中意 ”,“ 我喜欢像直树那样的人”, 可是我们只是觉得这样话出自这样一个人的口里是当然的。然而,当那个有势力的媒人走上了门,斗争已经开始了的时候,我们昕到她下面的话便感觉不同了 :
“不管他家多有钱,
休想迷住我的眼,
不管我家怎么穷,
都不嫁给有钱人 !
清水不愿和浑水在一起,
我绝不嫁给热布巴拉家,
绵羊不和有狼作伙伴,
我绝不嫁给热布巴拉家。”
这口气多么决绝,阶级的思想和情感又是多么浓重 ! 当阿诗玛被抢走以后,她坚贞不屈地唱出自己的心曲 :
“ 我和谁相好,
别人不能干扰,
我高兴嫁谁,
你们管不着 !”
这不是被压迫人民争自由的有力的呼声吗?
阿黑这个人物,也是在和热布巴拉家斗争的场合里才大放光辉。他的人还没有出面,他那山崩地震似的吼声已经给了他的敌人一个震动。他是雄壮英勇的,三箭射死三支虎。他是智慧的,听到他对热布巴拉的嘲讽,真叫人忍不住叫一句 :“快人快事 !”但是他的英勇、智慧是和他坚决相信正义的观念分不开的。“比赛”的一章便可以说明这一点。真正维护正义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这是一个真理:思想、信念,是一个人力量的 源泉。从反面看,也可以找出热布巴拉所以失败的原因。
很明显的,这部长诗是通过争取爱情的故事反映出两个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这不但表现在活的人物的两个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神话人物的两个方面。抱着“瓦雀不离屋檐,好人关心好人”的想法,同命运的那位“应山歌姑娘”投人旋涡把阿诗玛救活。 其实阿诗玛并没有真的活了,这个活是人民对他们这个心上的人 物的 -个希望,实际上也就是表现了他们自己对生活、对斗争的 →个坚强不拔的信念,有如梁山伯祝英台的恋爱故事,虽然是一场悲剧,但结果,这一双有情人还是化做美丽的蝴蝶双双飞走了。
《阿诗玛》,就体裁上说,它当然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但它一点也不干枯,抒情的成分是很重的,这部诗,可以说是把饱酣淋漓的情感灌注在每一章、第一节、每一个句子里去了。使得全诗像一座生活的大花园,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和扑鼻的香气。这虽是一部叙事诗,故事的情节并不太复杂,而撒尼人民借助它发挥了自己的情感,用了一千五六百行诗句才唱完它。他们在叙述一个故事,实际上在对他们的英雄人物进行歌颂,爱憎是分明的,强烈的。许多地方是叙述一段,跟上来一节歌颂,例如在 “成长 “一章中,叙述了阿诗玛从降生到成年的生命过程之后,以下 面的这样四句作为小结 :
“阿诗玛的名字,
普天下都传扬,
有名的阿诗玛吁 !
她是个好姑娘 !”
有的地方是一边叙事同时也是在抒情 :
“你绣出的花,
比山茶还鲜艳 ;
你赶的绵羊,
白得像秋天的浮云。”
而这部长诗的开首一章,并没有进入故事的叙述 ,“应该怎样唱呀”, 这小标题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它是笼罩全诗的一个动人的抒情序曲。
这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它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是民歌,在表现方面也就有着一般民歌的特点 :生活气息浓重,每一个句子都是一朵形象化的花。而这些形象又都是来自亲切的生活经验。形容阿诗玛刚会爬 :
“爬得像耗齿耗地一样 ”;
形容她刚会跑 :
“跑得就像麻团滚一样 ”。
这样一些形象化的句子,使得这部诗像晴空的星花一般灿烂。这部诗同时也是十分朴素的,在表现上,到处可以发现反复、对比、夸大的手法。形容阿诗玛这家好人家,用了这样的几句 :
“格路日明家,
花开蜜蜂来 :
嗡嗡的叫嚷,
忙着把蜜采”。
院子里的树长得香悠悠,
生下个姑娘如桂花。
院子里的树长得直挺挺,
生下儿子像青松。”
对于热布巴拉这家坏人家呢?用了同样的句法,达到了反复、对比的效果 :
“热布巴拉家,
有势有钱财,
就是花开蜂不来,
有蜜蜂不采。
院子里的树长得格又叉,
生下个儿子长不高大,
他叫阿支,阿支就是他,
他像猴子,猴子也像他。”
在状写阿黑这人物的勇敢机智的行为的场合,夸大的表现方法是灼然可见的。
由于这部长诗其有一般民歌的特点,虽然它是撒尼人民的创作,我们读了它之后,也感到同样的亲切,也同样受到感动。它的某些章节的表现手法还会引起我们对于我们的某些古典诗歌片段的回忆和情感。比如这部诗里描绘阿诗玛降生后,到泸西买盆子洗她;为了给她织裹布,到昆明去买机子,到祥云去买棉花……,这会使我们记起《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草草……” 一类的句子;当我们读到这部长诗的那个感人最深的结局,听到阿诗玛亿念哥哥阿黑、亲爱的爹妈和小伴 , 叫他们仍然当她活着一样在吃饭、劳动、游玩的时候要叫她一声的时候 , 我们不也会自然地联想到焦仲卿的爱人兰芝被逐离去之前那一段令人泪下的回忆与叮嘱吗?
虽然《阿诗玛》具有一般民歌的优秀特点,但这些却不能掩盖住它的作为民族文艺杰作的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在民族风格和民族语言各个方面,而这一些归结起来又是为民族生活所决定的。
在这部长诗里,从表现的内容方面,我们感觉到对我们是很新鲜的,有许多事物,这便是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等等。这种生活上的情调反映在诗歌上 , 造成一种区别于其他民族诗歌的特色。这种特色,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运用上 ( 虽然经过一道翻译,不容易强烈地感觉到它的不同了 ) 、结构组织上,整个长诗的情调上感觉到它。
我们以极端兴奋的心情去读这部长诗,深深地为它所打动,不但因为它是一部思想内容丰富而又十分美丽的长诗,而且因为它是在中国人民文艺宝库中闪耀着民族色彩的一部长诗。
( 刊登在《文艺学习》 1954 年第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