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遊動態 > 景區動態

迎國慶,慶申遺,“三弦王”再現石林景區

作者:姜雲濤  來源: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發布時間:2007-10-03

清晨的石林寧靜、整潔、和諧,景區的工作人員早已做好假日的接待准備工作,景區門口國旗飄揚,高掛着紅燈籠,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與遊客共慶第58個國慶日

10月1日,國慶黃金周的第一天,石林景區迎來了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后的第一個假日。
當天,在景區的天然舞場,展出了彝族撒尼人的特色樂器大三弦。阿詩瑪的故鄉石林彝族自治縣素有“歌舞之鄉”的美譽,熱情奔放的“大三弦”舞舉國聞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彝族傳統樂器“大三弦”。此次景區展示的,正是石林縣制作大三弦最有名的西街口鄉巴茅村民間藝人畢光明的作品,近60歲的彝族漢子畢光明被譽為“三弦王”,他先后制作大三弦2000余把,最重的100余公斤,最輕的約0.3公斤。火把小三弦、月亮大三弦、日行大三弦、撒尼跳樂、龐古開天、神海貝千重浪……這些寓意不同,純手工的,雕刻着撒尼人故事的大三弦為三弦王的私人藏品,平日不可多見,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老人傾其所藏,願與遊人共享。
在彝鄉,“大三弦”不僅是一種樂器,還是一種舞蹈形式,是表達撒尼人熱烈好客、慶祝的最熱烈的方式,是撒尼人的最愛。場內,受巴茅村的民間歌舞隊熱烈奔放“大三弦”的感染,在欣賞特色大三弦的同時遊客們紛紛共舞,以這種彝家撒尼人特有的形式歡度共和國58華誕。

三弦王畢光明

與遊人共跳"大三弦"舞
小貼士:
大三弦是彝族撒尼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樂器最具特色的。彝語稱“拉咚瑪”,是彝族民間彈拔樂器,用於民間舞蹈伴奏。通常大三弦全長1.2米,由音箱、琴桿、琴軸、琴弦等組成。音箱用一節挖空的棟瓜木制成,長約40厘米,形似圓桶,前端蒙羊皮。琴桿無品,琴頭嵌小鏡。用牛筋做弦,在琴馬的下端拴琴弦的鐵皮上裝有數片活動的鐵匠鐵皮扣。彈奏時,活動的鐵皮扣隨着“叮咚”的琴聲發出錚錚的金屬合聲。
     大三弦在“撒尼跳樂”中使用,多與笛子、小三弦、月琴、三胡等合奏,不能彈奏多變的旋律,無獨奏曲。大三弦定音為d-A-D。彈奏時,肩挎背帶,琴橫置於小腹部,用木制撥子撥動,連舞邊彈。其聲粗獷洪亮,熱情奔放。 

滇ICP备15008403号 版權所有:雲南石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盛威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41号 經營許可證編號:滇B2-20190072